首页-安信10娱乐-安信10平台【安信10注册登录】
首页-安信10娱乐-安信10平台【安信10注册登录】报道,从2023年1月1日起,上海市关于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将正式执行,办法中明确指出:消费者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(含增程式)汽车的,本市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,北京市也将与上海市一起实施插电式/增程式限牌政策。
而如果消费者依然选购插电式或者增程式汽车,那么他们将与燃油车一起参与牌照竞拍,而低的可怕的中标率,和高得离谱的牌照费用,才是这部分消费者最担心的。
所以,明年起,部分城市的插电式、增程式汽车,将势必迎来断崖式的销量下跌。
针对此举,包括比亚迪、AITO问界、理想等新能源品牌,都在纷纷抓住2022年最后的时间,集中力量消化手上的插电式或增程式汽车,但面对仅剩的不足一月的时间,车企能有多大的消化空间,依然是个未知数,他们还需要面对消费者犹疑不决的心态。
我们对年底之前此类新能源汽车出现爆炸式的销量上涨,持怀疑态度,但政策生效城市的纯电动汽车,势必迎来史无前例的增长空间。
那么,在多地集中推出针对性的限牌举措背后,到底有着怎样的考量,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呢?
插电式/增程式汽车增速明显高于纯电动汽车
据第一电动网数据显示,2022年1-10月份,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高达22万辆,其中纯电动汽车交付量为144391辆,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交付量为75506辆,纯电动与插电式交付量比值为1.9:1,插电式混动汽车占新能源总量的34.3%。
从全年月度交付量走势来看,1-10月份的插电式混动汽车走出了V字形行情,5-10月份则是一路上扬,10月份15565辆的成绩,与纯电动汽车16287辆相差无几,也就是说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上海本地消费者越发青睐插电式混动汽车了。
如果没有限牌制约,在不久的将来,插电式混动汽车肯定会反超纯电动汽车市占率。